fusiooon.jpg  鴕鳥毛撢子 (4).jpg 鴕鳥毛撢子 (3).jpg  

 吹製或模製

 

作玻璃的第一個步驟是將長長的玻璃棒放入高達攝氏1300度的窯爐內溶燒,接著將玻璃棒取出,你會看到長棒的前端被燒得紅紅的、燙燙的、軟軟的,完全失去它原有玻璃的本色,但這時候也是它以吹製或模製成型的最佳時刻。

 吹製或模製

 

這兩種技法是為了讓玻璃成型。其中模製的過程較為簡單,只要將熔熱玻璃棒的前端插入模器裡,模齒一合,即可搞定!吹玻璃可就要花點功夫!為了不讓熔得早已軟化的前端掉落,吹玻璃的老師傅必須一面吹,一面又不停更轉手中的玻璃棒,對於第一次接觸玻璃世界的人來說,眼前的景象特別新鮮有趣。而培養一個技法純熟的吹玻璃師傅,大約要花上一年的時間,才會慢慢步入軌道,只是這其中還要忍受許多夏日酷熱難耐的苦悶,和吹製失敗的挫敗,但也因此顯得玻璃異品的珍貴和價值。

 第一次冷卻

 

由於製好玻璃半成品,內外密度的不同,很容易因此而使半成品遭致扭曲變形的意外,所以才需有這個的慢慢降溫的階段,這個步驟需要將先前已製好的玻璃半成品送上第一次冷卻輸送帶,同時也經歷一段血液沸騰的高溫,在攝氏500度的緩慢熔製過程中,每一步驟都馬虎不得。而從輸送帶外往內瞧,彷彿炎炎夏日裡的柏油路面般,有一種連空氣都要燃燒起來的感覺。在這步驟之後,還需要再經過一次冷卻。在歷經共多次的高溫後,一個個完工的玻璃生命就這樣誕生了!

以上資料轉貼於http://www.ckps.hc.edu.tw/site/cyberfair/glass/favorite_1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usio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